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基金會] 創立感言

蘇帆海洋文教基金會創立感言
~~從海洋活動談台灣的海洋教育~~
蘇達貞
2011.05.14
1.從2009年獨木舟環島活動談起
源自海洋大學的一項創意教學中所激發出來的壯遊計畫—獨木舟環島,在各方一致唱衰的情況下,一群海洋大學的草莓族在2009年7月4日從基隆啟航,在歷經無數次的翻覆、迷航、與擱淺,終於繞了台灣一圈回到出發的原點,期間無數感人之場面,撼動了全國,我們這一代之年輕人,終於首次以具體行動來突破以往家庭、學校、社會大眾、與政府當局根深蒂固的恐海教育思維。
獨木舟環島團隊在第一天划出基隆大武崙後,來到北台灣的野柳岬、富貴角,這一帶之海域被號稱為”台灣的百慕達三角”,海上團員們見識到傳說中的”三角浪”,第二天, 獨木舟穿越淡水河,河口湍
急的流水,一度以為無法越過淡水河,想到獨木舟環島居然在第二天就鍛羽兒歸,如何回去見江東父老之尷尬場面時,團員汗水夾雜著吆喝聲,奮力擺脫了淡水河之糾纏,第三天,在桃園外海遇到逆風逆流,獨木舟沿著海岸採”之”字型航向前進,堪稱智力與體力與大自然相抗衡發揮到極致的一天,在北桃竹的沿岸景緻盡是工業區,海上看來盡是污染的海水,海面瀰漫著刺鼻之臭氣,這無止盡的污水,使得這美麗的航程有了汙點, 而這一帶沿岸無數的風車,就像魔咒般吹起強風,風車越是轉動,獨木舟越是無法前進,用力的划著槳,而獨木舟卻是有如風車一般在原地打轉,在苗栗縣外埔漁港附近,遇見白海豚,算是整個航程中最美麗之邂逅,可惜聽說白海豚的家,即將被國光石化給摧殘了,而穿越南北分界的濁水溪出海口時,遇到急速之退潮,濁水溪外海方圓10公里變成無數之沙洲,獨木舟幾乎擱淺,團員只好下船涉水,在海上拖行獨木舟,宛如沙漠行舟之景象,在彰化縣王功附近,由於近海都是蚵棚,還需有蚵友之指引帶路,穿越婉延約十公里的海上迷宮,才能順利出海繼續航行,團員終於在7月20日進入台南府城之水域,獨木舟進入安平港避風避浪,不免也懷思古之幽情,由市議員陳宗彥、鑫洋董事長鄭龍鑫等人陪同,在安平遊憩碼頭召開記者會,與許添財市長和台南鄉親座談,分享半個月來的甘苦,並與台南在地的學生,由安平港一同划進台南安平運河,運河景
觀實在很美,可惜水質仍有一股腥臭難聞之味道為美中之不足,但團員卻從台南開始,感受到出發時所沒有的社會大眾所給於的激勵與溫暖 。
7 月25日獨木舟環島團隊終於進入高雄之海域,在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10艘獨木舟與1輛水上摩托車,市府的1艘漁船與1艘滿載新聞媒體記者的遊艇的出海歡迎下,進入蚵仔寮漁港碼頭,受到高雄海科大海洋休閒系主任施長和、教授張順雄、高雄縣政府農業處長黃聲威等人在碼頭邊英雄式之歡迎,海巡署也出動巡防艦及警艇全程保護進港,南北兩大海洋學府師生的海洋相見歡,讓社會大眾不再對此活動唱衰,海洋首都的平面報紙與電子媒體爭相報導,在施長和主任之精心策劃下,將一股海洋活動之熱潮帶到最高點。
航程尚未完成一半已經受到英雄般之歡迎,從出發時的人人都是小兵的現代草莓,經過兩週的大海洗禮個個都已蜕變成為海洋大將,在面對台灣三大危險海域之ㄧ的貓鼻頭時,深切的領悟出”最偉大之冒險家決不做冒險之事的道理”,周詳之準備,謹慎去執行,貓鼻頭仍然讓三艘獨木舟翻了兩艘,海洋勇士不再畏懼卻學會了謙卑,正當陶醉於自我的磨鍊與自我的成長之時,八八水災打亂所有人對生命之規劃, 獨木舟團隊毅然左滿舵,迎著風吹砂駛入了佳洛水,放下船槳拿起圓鍬投入救災之行列,ㄧ年後,於2010年7月4日,由海洋大
學的學生自主性的成立“海洋夢想家”團隊,結合東華大學、台北海洋技術學院三校學生共約100名海洋夢想者,繼續去年未完成之旅程, 從台東出發順著黑潮回到基隆海洋大學,完成獨木舟環島之歷史壯舉。
2.突破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恐海教育思維
「夭壽死囡仔,你不怕被水鬼拖去?後拜擱去玩水,轉來你祖媽敲斷你的腳骨。」 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小時候在家裡父母對我們的告誡。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補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聽狂風怒嚎,真叫我心裡害怕……」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小學國語課上課時所朗頌的課文。「颱風期間,請勿到海邊觀浪,不服勸導者,將予以取締。」這是我們所熟悉的電視上政府官員制式的宣導。
海洋變化多端,一般人在風平浪靜時,覺得蔚藍的海水讓人心曠神怡,狂風暴雨時,凶湧的浪花破壞力十足,卻讓人心生恐懼。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適當的教育來引導我們認識、親近、喜愛海洋,對海洋的畏懼大多出自於對海洋的陌生所造成的誤解。
近年來的國小教育,要求國小畢業生要有二十公尺的游泳能力,此舉說明政府對於水上運動逐漸重視。但游泳能力的訓練尚不足以矯正以
往五十年來的”恐水教育”,侷限在游泳池的訓練並不能引導學生走出戶外青山、綠水、藍天的大自然環境,不能夠認識、親近、喜愛海洋。學子們仍然認為漁港是落後與髒亂、漁船是簡陋與危險、漁民生活是艱辛與貧困。捕魚生活仍然不是現今青年學子嚮往的目標,海洋活動仍然只是少數人的行為,海邊戲水依舊是家長禁止小孩、學校不鼓勵學生、社會及各級政府交相限制與指責的活動,”海洋立國”依舊只是個空洞的口號,引導我們的學子擺脫以往的恐水觀念,身體力行親水活動,應該是小、中、大學的學校教育當中必頇重視的課題。
颱風天不准至海邊觀潮,乍聽之下無可厚非。但平常無風無浪,當然不會聚集人潮觀看海浪,颱風天時,政府呼籲民眾除加強防颱措施之外,儘量減少外出,且颱風來臨時強風暴雨視線糢糊也不是觀察海浪的適當時機,事實上,颱風天一般人並不會專為觀潮而去海邊活動。但很少人知道在颱風到來之前的ㄧ兩天,當風未到而晴空萬里時,一千公里外的颱風所造成的長浪,已經抵達岸邊,這時候是最佳的觀浪時間。這種固定長週期、有規律有節奏垂直湧向岸邊的大浪,是壯觀、是值得欣賞的海浪。對於一個海洋立國、每年有十幾個颱風經過的國家,政府應該適當的提供這種資訊給他的國民,規畫適當安全場所,告知民眾適當的時間觀潮、解說,及提供安全相關知識,讓民眾來觀看海浪,而不是一味的禁止民眾到海邊觀潮。
國人到歐美旅遊大多會讚嘆他們遊艇碼頭的美麗,有機會乘坐遊艇出海遊憩也大多會覺得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參加東南亞旅遊團也有乘坐遊樂船,從事潛水、滑水、拖曳傘、海釣等海洋活動,這其中也大多沒有遭遇到陸上、海上軍警人員的檢查,為何國內到目前尚無夠水準的遊艇碼頭,海上遊憩活動為何不普及?乘坐船隻出港為何會遭受到手持步槍的海巡人員點名盤查?乘坐帆船環球一周回來的海洋運動愛好人士表示,全球各地區國家,包括戰爭狀態下的國家,例如:以色列,船隻出入境的檢查都沒有像我國那樣的嚴格與瑣碎。國人在我國沿海近岸地區從事海上休閒娛樂活動,為什麼會遭受到這麼多的困難?詴問若駕駛汽車上路頇要填寫報告,到警察單位檢查合格,在其所規定的時間、路線,定時、定點來回,中途不得停靠其它地點,做其它遊憩活動,上下其它旅客,還有人願意開車上班或旅遊嗎?領海內應該視同國土的一部份,海洋立國的國家,舟、車應該視同一樣的交通工具、旅遊休閒設施,民主國家應該有更人性化的管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維護應該凌駕於國家安全政策之上。
從一般的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四方面的切身經驗來重新省思海洋,我們真的了解我們的海洋嗎?
應該很少人知道「三貂角位於台灣之最東,以東為「太平洋」,水深數千公尺;「鼻頭角」位於台灣之最東北,以北是「東海」,水深數百
公尺,「富貴角」位於台灣之最北,以西是「台灣海峽」,水深僅數十公尺。此地區的海底地形與高度變化之劇烈更勝於台灣陸地之變化,此海域之黑潮水、湧昇流水、從幾百公尺之海洋匯集進入幾十公尺之峽灣海域,不但地理景觀迷人,海洋生態更是豐富,著名之「萊萊磯釣場」吸引諸多之磯釣客,就是此海域景觀與生態之最佳寫照。
太平洋吹襲之東風常造成三貂角之「長浪」,此長浪在到達鼻頭角外海時,和東北季風所造成之「風浪」相疊加而出現所謂之「錐浪」,或俗稱為「三角浪」,在隨著潮污之作用到達富貴角時,混亂之海浪(海底與海岸之反射浪)加上急速之潮污流(漸縮式的海流),海面上混亂之浪與流作用之下,往往使得船隻因操控困難而傾覆,此處之海域因而素有「台灣之百慕達三角」之名號。ㄧ般船隻之操控以頂浪或順浪,頂流或順流,為最佳、最平穩之狀態,以測浪、測流為最差之狀態,在「錐浪」之海況下則無法適時辨別浪與流之方向。
對於提出以獨木舟環繞台灣一周的海洋活動計劃來說,一般人的第一個先入為主的反應一定是「很危險」,然後會認為活動本身「困難太多不切實際」,海洋狀況不可預測之變化因素太多,「無法執行」,最後會質疑這樣的活動的真正「意義何在」,不但不會贊成鼓勵甚至會質疑提出此計劃的人的「動機」,和參加此活動的人的「輕率與無知」。
其實以一個推動海洋活動者之觀點,若以台灣目前之最夯的「腳踏車
環島」活動來做比較,究竟是:
腳踏車環島比較危險還是獨木舟環島危險?
腳踏車環島比較困難險還是獨木舟環島困難?
腳踏車環島比較有運動休閒之意義還是獨木舟環島比較有運動休閒之意義?
腳踏車環島比較需要政府與民間之協助推動還是獨木舟環島值得政府與民間大力提倡?
其答案恐怕會出一般人之意料,不曾認識、親近過海洋的人,不會喜愛海洋,停留在陌生與恐懼之傳統,遇見海洋即裹足不前,卻以海洋立國之口號而沾沾自喜的我們這一代,是否仍然在抹殺我們的下一代去認識、親近、喜愛海洋之機會?
搭乘新世紀號帆船環繞地球一周回來的劉寧生船長,當媒體記者問他,「搭帆船環繞世界一周當中,最困難和最危險的事情是什麼?」
劉船長的第一次答覆,「搭帆船環繞世界一周沒有什麼困難和危險的事情。」此答案無法讓記者滿意,經過一段嚴肅之沉思後第二次回答,
「最困難的是向台灣當局相關單位申請出港之手續,最危險的是向台灣當局相關單位申請入港接受檢查之過程。」
這答案當然也只是海洋愛好者對台灣所謂的海洋立國最心酸之體認,ㄧ般人恐怕無法感同身受。
劉寧生船長於2008年再度駕駛無動力仿古明代帆船「太平公主號」,從基隆碧砂漁港出發,繞行太平洋,於2009年4 月返回基隆時,在蘇澳外海遭他船撞擊,太平公主號因而沉沒,太平公主號之壯舉受到國際媒體之重視,但台灣當局對此事件卻相對冷淡。
誠如海洋教育學家吳靖國教授所言,若我國未來的海洋教育只是在教室內教導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海洋地質的話,那我們還是在執行”恐海教育”。
3. 由海洋休閒活動來落實海洋教育
今日的台灣社會對於休閒之認知尚停留於西元1920年美國人亨利福特所提出的「商品化休閒」思想,休閒被認為是一種消費,來對應於工作是一種生產的資本主義式的消費經濟型態,所謂的休閒和現今的「觀光」、「旅遊」、「娛樂」、「遊戲」、「運動」、「競技」等活動相結合,使得原本較強調精神層面的休閒意境,逐漸被強調物質層面之享受的活動所取代,休閒逐漸被定義為「釋放工作的壓力、解除生活的單調無聊、和製造快樂的商品」。此種商業化的休閒,往往被從事休閒活動經營管理者濫用來做為判定一個國家的富裕與文明指標、分析一個人的經濟實力與教育程度的依據。
其實,在西元1990 年美國人Kelly對休閒就已經提出了較深入與貼切的定義:「人在自由時間、自由意願之下,所從事的自我提升的行為」,此定義跳脫了商品化休閒之束縛,只強調了自由時間、與自由意願, 「休閒」的哲學思想回復到西元前500多年前,亞里斯多德所提出的主張「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由時間從事知識、音樂、哲學、宗教、運動、冥想與教育等行為,來達到自我發展」
因此休閒本身就是生活的重心,而不是努力工作獲得生存後所剩餘的時間所從事的調劑身心的行為,獨木舟環島活動之緣起就是本於對海洋休閒活動的熱愛,藉著獨木舟之航行來認識台灣
北部的海洋漁村文化、
西部的海洋環境生態、
南部的海洋休閒活動、
東部的原住民海洋人文藝術,
以圍繞台灣四周海洋之角度來遠望台灣,以具體行動來引導國人對海洋教育與海洋文化做出深切之省思,破除以往恐海的迷思。
當初出錢出力來促使獨木舟環島活動順利出發的幕後推手與熱心人世,正以鴨子划水的態度,持續進行我國海洋教育之革新,並於今天籌組成立”蘇帆海洋文教基金會,提出:
以”青山綠水藍天”為對象,
以”認識親近喜愛”為方法,
以”自然環保本土”為理念,
以”體育健康休閒”為目的,
來追求現代台灣人海洋休閒生活新理念。
4.黑潮與洄瀾的邂逅
漸漸的人們開始明白花蓮並不是因為片地的蓮花而得名,洄瀾一詞也逐漸的耳熟能詳了,但洄瀾就竟是何物?在哪裡?就鲜為人知。台灣鄉土全志中記載,在花蓮溪口一帶,由於外海港灣有黑潮暖流由南向北流,碰到凸出的海岸地,溪水注入和海浪衝擊形成「洄瀾狀」,漢人見了,就把這處海港叫做「洄瀾港」;由於台語「洄瀾」和「花蓮」發音相近,清代時雅化為「花蓮港」,日據時期簡稱「花蓮」。但何謂洄瀾狀,大都數人也就懶得去追究了,第十七屆雙溪現代文學獎散文組得獎人楊澤龍在他的散文洄瀾夢斷ㄧ文中,從許慎的說文解字裡找出答案:
「迴為溯洄也,大波為瀾,洄瀾乃溯迴之大波」
但所謂溯迴之大波究竟是何種現象所造成?現代的風浪理論知道海浪都是從外海擁向岸際,不會有從岸邊向大海推出去之海浪,更不會
推出去後再迴旋回來的海浪,連平行於海岸線的海浪都不存在,所謂「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是海浪的最貼切描繪。
因此洄瀾應該不是海浪的迴旋,而是溪水入海後的迴旋,而溪水入海後之所以會迴旋,應該是受潮污之影響,或是受黑潮的影響,也就是說溪水在海面上迴旋是因為海流而非風浪的影響,也許是這白色之迴旋溪水漂浮在黑色的黑潮海域之上時,因為受到東北季風之吹襲而造成海面上飛濺的白色浪花,才是當初漢人來到花蓮所看見之洄瀾景象。
黑潮究竟離東海岸岸際既有多遠一直是被關心的話題,黑潮文教基金會的廖鴻基會長曾目睹鯨豚在清水斷崖下追逐鯖魚,此現象幾乎可以斷定是有一股黑潮水(也許是受地形之迴流)衝向清水斷崖之山腳下,七星潭的定置魚網所捕獲的深水魚種翻車魚(干貝魚),也是暗示著黑潮洄流所引發的海洋深層水的湧升流現象,
海洋大學蘇達貞博士與工研院郭啟榮博士和日本佐賀大學池上康之博士在檢測海洋溫差發電電場所吸取的花蓮港外海表層水時,也發覺ㄧ天內之海水溫度變化高達攝氏六度,且變化之數據與潮污之變化有極大之關連,此現象的合理解釋之ㄧ就是花蓮外海的黑潮(水溫較高)隨著潮污與地形造成洄流,直接流向岸邊,也許就是這一股花蓮港的岬角洄流,回溯到花蓮溪,與出海口的溪水交會,造就壯觀的洄瀾景
象。
若以今日的海洋觀點,將洄瀾景象敘述為「在海面上迴旋的白色浪花」,那麼這漩渦有多大?有多強?是左旋還是右旋?相較於黑潮有多白?黑潮為什麼黑?有多快?有多近?有多溫暖?是因為黑潮所以屏東有櫻花蝦?台東有飛魚?花蓮有翻車魚鬼頭刀與鯨豚嗎?是因為洄瀾所以花蓮溪出海口有鰻魚苗和虱目魚苗嗎?
現代的花蓮人似乎應該重回古人的經歷,來趟洄瀾與黑潮巡禮找出答案!
蘇帆海洋文教基金會卓越的成員與志工,本著熱愛海洋,推廣海洋文化、藝術、資源保育、與休閒運動之想法,積極推動我國的海洋教育,透過對於海洋豐富的情感,選定了在好山好水的花蓮為推展青山綠水藍天理念的出發點,歷經十年打造的追夢海洋活動基地,坐落於花蓮溪的出海口,東海岸山脈的起點,每日面對由西向東的洄瀾,由南往北的黑潮,由海底往海面的湧昇流,迎起太平洋的日出,隨著潮起潮落而蓄勢待發, 基金會已擬定今年的年度計畫為
「黑潮與洄瀾的邂逅」,
擬依其既有的經驗與成果來執行花蓮海域最獨特與最壯觀景象的研究。
本計畫將藉由調查花蓮海域特有的洄瀾景象與黑潮之相互脈動情形
來推廣海洋文化、海洋觀光、海洋藝術、海洋保育等多元面向,將花蓮海洋之美具體呈現出來,以漸進式的海洋教育方式來誘導國人認識、親近、喜愛環繞在我們四周的海洋,具體內容包含如下:
規畫與執行黑潮與迴瀾巡禮的海洋活動,組織ㄧ黑潮與洄瀾巡禮活動之船隊包含:漁船ㄧ艘 帆船一艘 獨木舟一艘,預計航程航線為:
航程一:花蓮溪出海口經洄欄海域向東航行約二十海里至黑潮海域,
航程二:由秀姑巒溪出海口乘黑潮向北航行至花蓮溪出海口迴瀾海域,參與此計畫的人員分別在航程中執行以下之任務:
1.策劃與協調出海航行相關作業/航行戒護,
2.記錄航行中人與海洋的互動,
3.調查黑潮與洄瀾海域之海洋資源與保育,
4.執行迴瀾與黑潮景象之觀測紀錄,
5.執行黑潮與洄瀾水域的帆船與獨木舟休閒活動,
6.執行黑潮與洄瀾景象之攝影,
基金會企待此項活動能為台灣地區的海洋教育展開新的一頁,就像是當年獨木舟環島的壯舉一樣,再一次從海洋的角度來看我們所生長的這一片土地,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和我們一樣的”恐海,而是以充滿謙卑與惜福的心態去認識、親近、喜愛孕育這片土地的海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